为贯彻落实学校“三全六专”育人实践,缓解学生在学业中的消极情绪,引导其合理分析学习倦怠的产生原因,塑造科学的学习认知与行为,增进学业自我效能感,进一步提升心理育人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。11月11日-12月9日,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依托“12·5”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开展四期学业倦怠连续性团体心理辅导。本次活动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李梦菊老师带领,各学院20名本科生与研究生参与。
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,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,促进成员在交往中观察、学习、体验,推动适应与发展的过程。四期团辅分别聚焦建立安全联结、提升学业自我效能感、强化学习策略、应对团体分离四项主题。李老师通过“循环自我介绍”、“左走右走遇见你”、“团体期望卡”等活动促进团体成员的相互了解,营造信任、关爱的团体氛围,确立团体目标和个人目标。在“学习价值大拍卖”、“价值重塑”活动中,同学们经过热烈的讨论澄清自我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,认识关于学习的非理性信念并加以破除,同时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,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。经过“拖延叙事”、“意象对话”与“24事项整合”活动,深入理解拖延的本质原因和动力因素,引导团体成员掌握时间管理技巧,增强自我对学业和生活的掌控感。最后,李老师引导成员在回顾与分享中处理彼此的分离情绪,以美好的心愿与温情的祝福结束本次系列团辅。
活动过程中李老师对同学们分享的内在感受和资源进行整合,鼓励同学们向内探索、合理预期、及时反馈、松弛有度。胡同学分享:“在团体中我感受到大家的接纳与认可,也更加深入地思考了自我的困惑与资源”,陈同学分享:“经过四期团辅,我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,接下来我想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件提上日程,获得更多的自我成长”。
本次连续性团辅是引导同学们挖掘内在资源,缓解学业倦怠的重要举措之一。不仅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的联结,更提升了同学们以积极体验应对学业压力的信心和力量,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持续推出多项个性化主题活动,致力于关注全体同学的成长与发展,助力我校学子在追求梦想的挑战中昂首奋进,在自我实现的旅途中一路生花。
(文:李梦菊;图:王圣;审核:金艾裙、杜松涛)